当前位置:二手挖掘机奇闻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为什么蝙蝠野味一直有人吃,而疫情最近才爆发呢?
2022-05-21

最近被疫情逼迫滞留在农村老家,家里人每天拿着手机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和变化。

今天老妈拿着手机,看人们吃蝙蝠的视频,视频里还介绍了这次冠状病毒与蝙蝠的关系。

下午儿子问我:

爸爸,人们是从今年才开始吃蝙蝠的吗?

我说:不是

儿子接着又问:

爸爸,那为什么人们之前吃蝙蝠没有得病,而现在怎么人们吃蝙蝠就得病了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01人类吃蝙蝠的历史

我们中国人,往往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例如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秃顶,吃山鼠肉;精神不振,吃猫肉;眼睛不好,吃蛇;当然什么鹿鞭、虎骨就更不在话下了。甚至就连核桃补脑,估计都可能是因为核桃和脑子长相相似。

除了我们所谓的吃嘛补嘛之外,吃野味的历史其实一直都伴随着我们人类的发展。

《诗经·小雅·吉日》描写的就是周宣王打猎并宴会宾客的诗。其中: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形象的描写了周天子用野味宴享群臣的场景。

《汉书》中有“作枭(注:猫头鹰)羹以赐百官”的记载,《红楼梦》里的“风腌果子狸”成为贾宝玉食用的一道“佳肴”,《随园食单》更是单辟出“果子狸”一篇,直言不讳“果子狸,鲜者难得,较火腿沉嫩而肥”。

一直到清朝,皇帝围猎,食用野味也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我们看的《还珠格格》一开始不就是皇帝围猎的场景吗?只是乾隆还没顾上享用野味就被小燕子给搅和了。

而食用蝙蝠,最早是由东晋时期的方士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所载:千岁蝙蝠,色白如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阴干末服之,令人寿四万岁。”

千余年来,在葛洪的加持下,蝙蝠居然成了增寿的佳品。

02古人吃蝙蝠难道就真的没事吗?

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开始,食用蝙蝠从增寿也向治疗更为详细的病症发展。

《太平御览》引范注《治疟方》:蝙蝠七枚,合捣五百下。发日鸡鸣服一丸,乩晷一丸。遇发,乃与粥清一升耳,可用于治疗疟疾。

现藏法国的敦煌写卷《五藏论》称:天鼠煎膏巧疗耳聋。(天鼠即蝙蝠)

再如吃蝙蝠可以治眼疾。可能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和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都说蝙蝠风干之后可以治眼盲,尤其是可以增强夜视能力。

甚至就连蝙蝠的粪便都有奇效,被称为夜明砂,还有天鼠屎、石肝、黑砂星等雅号,据说吃了可以清肝明目,治疗夜盲症等眼疾以及疟疾。

其实不光是我们,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食用蝙蝠。例如坦桑尼亚沿海,依偎在非洲的东海岸,坐落在奔巴岛。奔巴岛飞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物种之一,翼展长达1.6米。飞狐蝠曾经是奔巴岛餐桌上的常规菜肴。

翻开史书:

我们历史上,大瘟疫在各朝代中分布如下:

还有其他学者根据正史、方志、医书统计出的结果如下:大瘟疫总共266次(从秦汉到辛亥革命大约2000年的时间),其中从纪元到宋朝灭亡总共1126年里面发生大瘟疫68次,平均16.6年一次,南宋到辛亥革命发生大瘟疫200次,平均3.9年一次。统计到朝代。南宋、金、元:6.7年一次。明:5.2年一次。清:2.5年一次。

这些还只是统计那种大瘟疫(上国史的那种),如果统计到地方的小瘟疫。清朝296年中江南十府共发生瘟疫586次。

历史上记载的这些瘟疫,似乎很难找到和野生动物有直接关系的记载。所以有些人认为历史上的瘟疫和食用野生动物无关。

古代由于落后的医学,即使发生大型瘟疫,很多瘟疫都很难找到传染源,直到1546年,法国内科医生法拉卡斯托里斯在《传染,传染病及其治疗》一书中,阐述了疾病的病原说,回答了何为传染的问题,可遗憾的是,他的理论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840年,德国病理学家亨利发表了《瘴气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瘴气——传染性疾病》的考察结果,使疾病的传染理论才再一次充满了生机。巴斯德对微生物进行了20年的探索研究,以他杰出的工作证实了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

至此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对现代出现的传染病不断的研究,最终才解开了传染病神秘的面纱。

无论是17年前的非典还是如今的疫情,其宿主无一例外都会汇集到野生动物身上。而蝙蝠就像死神的使者一般,那么随着流感、埃博拉、萨斯、马尔堡、尼帕、狂犬病毒等。

虽然我们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古代的瘟疫是否和野生动物有关,但是如果用现代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必定有些和野生动物都有关系。

03为什么我们不能再吃蝙蝠了

如今人们食用野味已经再和治病无关,没有人会因为患了眼疾而用蝙蝠治疗。也没有那个医生或是医院用穿山甲入药。即便有的中药确有蛇和蜈蚣等入药,也都是人工饲养的。

“当前野味消费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野味代表的价值符号。”

研究灾害法学的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这种饮食传统之下,食用野味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和炫耀的资本。”

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下,食用野味成了所谓的“高级时尚”。随着直播的流行,野味更是让人们趋之若鹜。

这场肆虐的疫情,让我们明白野味的食用不再是个人或是某个圈子的事情,

这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一个人的舌尖之快,可能需要全人类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前,面对疫情持续,华南海鲜市场被关停,各项应急管理政策也相继出台。1月21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加强检验检疫力度,竹鼠、獾等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所封控隔离,严禁对外扩散,禁止转运贩卖。5天后,三部门再发公告,自1月26日起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这次疫情惨痛的代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重新审视我们与动物、自然的关系。

正如网友的呼吁:如果这次疫情放过了人类,那么请人类,今后放过野生动物。

禁止食用野味从你我做起,不要心存侥幸。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爆发的瘟疫会叫什么名字。

二手挖掘机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20198030